2)第三百五十三章 以假乱真_黄河禁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假舍利进京,蒙骗当今圣上,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资治通鉴》卷二四记载,元和十四年正月十二,由剑南道静安寺高僧不空,所护送至长安的佛祖舍利于同年存在开元寺护国真身宝塔之内,唐宪宗李纯圣驾亲临,仪式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更言,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

  对此,韩愈从儒家立场出发,予以坚决反对。

  他上表认为,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并在《韩昌黎全集》卷三九)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此表正与宪宗的奉佛心意相抵触,且历数前代奉佛之君运祚不长,因而招致宪宗的盛怒,欲处韩愈以极刑。

  后经裴度、崔群等人的说情,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

  至此,朝廷上下再无人言谈及此事。

  同年七月,唐宪宗李纯只身再度前往开元寺,留下一书卷藏内,后经战乱,也失去了下落。

  “此次出行,你还要继续当你的和尚,云游四海么?”

  湋水河畔,永嘉公主穿着一袭遮住半张脸的黑袍,骑在马上,看着站在船头带着青色斗笠的不空,低声说道。

  不空将手中的长蒿扎于水底,叹声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此举已犯佛门杀戒,我这和尚,怕是做不下去了。”

  永嘉公主闻言眼睛突然闪过一道光,翻身下马来至切近,轻声说:“那你当日的诺言,岂不是可以兑现于我了?”

  不空咬了咬嘴唇,抬头看向永嘉公主的眼睛,说:“在此之前我还需要回趟静安寺,将这边的情况告知于方丈,以免祸起萧墙,公主所做的这一切,也就白费了。”

  永嘉公主两步上前,伸手就要抓住不空的胳膊,可仿佛想起了他笼罩在斗笠下的结疤,手僵在半空中,沉吟道:“此行路途遥远,我可差人去做,不用你亲自去的。”

  不空摇摇头,“佛门讲究众生因果,老方丈那边我还有些话要跟他去说,说罢我就回来。”

  永嘉公主深深看着不空,像是做了艰难的决定,才重重地点点头,似不忍亲眼目睹离别之伤,说了句“我等你”,回到岸边,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本以为事情到了这里就告一段落,可万没想到,画面却在这个时候陡然一变,还是那条清澈见底的湋水河,两岸高山耸立,渺无人烟,只有一支空荡荡的竹筏缓缓顺着河水漂流,赶等竹筏沿着弯曲的河流消失了踪影,在岸边才又出现了三个人。

  三人身穿黑衣,却在每人的胸口上都刺着一团扎眼的红花,站于左侧之人冲着为首者躬身道:“尸沉河底,可以回去给圣上复命了。”

  为首者点点头,可那人却又犹豫道:“可公主那边……”

  “一切按照圣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