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一章 借你人头一用_陛下,该上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有攻城消耗,也只剩下七千余兵马,更别说刚刚一场守城战也死伤了五六百。

  这两厢加起来,却还真没人家多。

  “这会不会是伪朝使诈?如此重要的调令,如何能被我军这般轻易的截获。”

  “应当不会。张言如此直接,正是因为有恃无恐。他知道我军现在兵马不多,缩于营中倒也罢了。

  若是出营野战,截击北军,那再加上后边随时盯着的禁军,很容易被一口吃掉。就算侥幸撤回,也剩不下多少人马了。

  说不得,彼辈还巴不得我军出营呢!”

  “那我军何不再招募些新卒,实在不行,找赵氏借些私兵填充大军,先打下邬城再说。”

  “赵氏这数月下来,钱粮兵马已是靡费甚巨,底蕴损失惨重,不会再借出太多私兵了。若是杯水车薪,那还不如不借,反倒伤了和气。”

  虽然都是为了赵氏的大业而奋斗,但宣威军是赵正的,私兵却是整个赵氏的。两者可不能混为一谈。

  “这可如何是好?!敌军兵力一增加,攻守彻底易势也!”

  邬城的兵马多了,那就代表着机动兵马多了。他们可以一边派出大军去袭扰粮道,一边还来发兵牵制宣威军。到时候粮道丢失,可就要彻底饿死在这里了。

  “那不若上书府君,让他将粮道改为从泗阴,入泰丰南境送来。如此不是不用防备敌军的偷袭了。”

  “这不妥。泗阴刚刚拿下数月,百废待兴,尚且还要府君从明阳府库运粮救济,安抚民心,是没粮可运的。

  而若是从明阳先送往泗阴,再送到我军来,那路途便太远了。一来花费时间太长,二来路上怕是就要消耗一半还多。这还不如不运。”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军撤往昌平,先守住城池,在泰丰东境钉住。等时间长了,北军必定要回防。那时候我军再来攻城不迟。”

  “你这般做,致赵氏安危于何地?难道让他们放弃所有基业跟着大军东迁吗?别说他们不同意,府君知道了,那也必然不会同意。”

  众将各抒己见,却又很快被旁人指出其中的弊病,随即便不了了之。

  “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便所幸在北军回援前,强攻拿下邬城算求!”

  马斌见众人一直拿不定主意,干脆扯着嗓子大吼道。

  “说得什么胡话!我军才多少人马,城中守军又多少人马,邬城这般坚实高大,我们全死光了也打不进邬城里去!”

  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哀叹一声,随即纷纷看向陈迹。

  对于他们而言,一路征战以来,陈迹早已不知不觉地成了他们的主心骨。虽然眼下局势艰难,宣威军或有倾覆之危,但他们相信,他一定有办法。

  陈迹注意到众人的目光,往帐中扫了一眼,随即似笑非笑道

  “尔等都看着本将作甚?本将脸上是有奇观还是怎得?”

  “此时我军危如累卵,宣威却还有闲心与我等说笑。适才我等商议许久,却一直拿不出个像样的办法来。

  宣威向来是有韬略智计的,一定能有计策应对吧。”

  众人希冀地看着陈迹,不想他摇摇头道:“那你们可高看我了,此遭破局,关键不在我,而在杨同。”

  “杨主簿?莫不是他能有好的计策?”

  “杨主簿虽然掌管钱粮后勤,做得妥帖得当。但不曾听闻他旁的长处啊。”

  军中有数人是知道杨同的身份的,而且还参加过当初的兴丰之战。一想到当日杨同的那副样子,就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厮真的行?

  “且让杨主簿说来一听便是。杨主簿何在?”

  “他在帐中整理钱粮账册,未来议事。”

  “快,快将杨主簿请来。”

  看着陈迹笑眯眯的样子,众将不禁真以为杨同有计策,便赶忙叫人把他请来。

  杨同路上听人说了此事,完全是一脸雾水。他不明所以地进了大帐,看向陈迹道:“你为何说关键在我?你都想不出来,我又怎么会有计策?”

  “无它,只是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