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府君抱恙_陛下,该上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一十六郡里,剩下的各郡太守都是一样的。

  届时说不得都是这般行事,府君也算不得一枝独秀了。有道是法不责众,何况府君情有可原,想是无有大碍的。

  朝廷之法再怎么严苛,都不会拿此事来定罪的。”

  “善!”

  赵正点点头,又道:“便依子诺所言。在场诸君皆为本府腹心,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今日谋划,想是不会在旁人那里听到的。”

  听了赵府君这话,场下文武属官尽皆起身,齐齐行礼道:

  “府君为民,勤勉理政,日夜操劳,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今日身体抱恙,感染风寒,犹自来衙门处理公务,更召集我等商议要事。

  一颗拳拳报效朝廷之忠心,天地共鉴,实为我等官员楷模。我等必以府君为榜样,勤勉处事,牧民一方。

  但还请府君为明阳百姓不痛失一青天父母计,为朝廷不痛失一忠良之臣计,爱惜自身,早些回府休息。

  我等不才,愿为府君分忧,必处理好一郡之公务,减轻府君之如山压力。”

  说罢,周允又单独出列道:“属下不才,愿代府君去朝廷述职,并言明府君之功绩与不易,想来朝廷非但不以为罪,反倒还要慰劳府君安民之功。”

  周允是赵正提拔寒门子弟为官的代表,也是明阳郡寒门一派的领袖。身为长史,是实打实的文官三把手。可见赵正对其的器重,更可见其人之才。

  他想得很明白,眼下替赵正走这一遭,更会加深赵正对他的信任,还能增添不少功劳,日后若是真走了那条路,加官进爵必是少不了的。

  再者他不过一太守府属官而已,无论如何那些朝廷宰执都不会将他怎样。无他,瞧不上眼尔。弄他反倒显得朝廷小气。是故他有恃无恐,信心满满。

  “善!既然子诺有此之心,本府甚是欣慰。此事宜早不宜迟,今日你便回家收拾东西,进京去吧。只是使子诺一家不得团圆,本府心中有愧啊。”

  “为府君效劳,下官在所不辞。府君切勿因此伤了身子。属下这便去了。”

  赵正点点头,又对其他人说道:“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吧。本府身体抱恙,直至年关休沐前的公务,就有劳诸君了。咳咳!本府且先回去休息了。”

  “我等必不负府君所望,不敢有丝毫懈怠。万望府君保重身体,我等必日夜祈祷。”

  赵正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散。同时嘴角微微抽搐,这说得好像他马上要归天了一样。不过感染风寒,确实马虎不得,一着不慎,还真有可能就没了。

  所以他现在要好好去休息,对,休息。想他赵府君日夜处理公务,就连休沐之时都不曾懈怠,如今犯了病,总要好好休息一番才是。

  嗯,这就去找夫人,让她好好慰劳自己,顺便试试能不能给修本生个弟弟出来。

  此时在军营处理军务的赵治狠狠地打了个喷嚏。他裹了裹身上的披风,还以为最近天气太冷,受凉了。

  他对身旁候着的赵四道:“去帮我煮些姜茶来。眼下事务繁忙,可不能生病了。”

  熙阳,皇宫朝天殿内。

  丞相王以中走了进来,对正在看奏折的泰安帝道:“老臣王以中,见过陛下。问陛下安。”

  “圣躬安。”

  泰安帝抬起头,随口回了一句,又道:“原来是王相。王相此次过来,可有要事?”

  “回禀陛下。适才吏部接到好几份各郡太守的上书,说是身体抱恙,无法进京述职,参加大朝会,皆派出自己麾下属官,以作代表。”

  “哼!这些代天子牧守一方的大齐疆臣,怕是想和朕换换位子了。”

  泰安帝把手中的奏折直接扔到桌案上,冷哼道。

  “那朕便给他们这个机会。来年正式更改年号,朕亦要在大朝会上宣布诸卫封王的大事。

  届时没了卫所的掣肘,朕倒要看看这些忠心耿耿的一郡封疆,会有几人跳出来。真是不知朕的泰安年,日后史书上会有怎样精彩的一笔。”

  “陛下英明神武,不过一些跳梁小丑,怎能撼动天威。”

  “一切都亏王相在朕身边出谋划策。日后你我君臣情谊,在后世必为一段佳话。”

  “陛下言重了,皆有赖陛下裁决也,老臣分内之事,万万不敢居功。”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