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李超和李颖_回档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刚刚开吃一小会儿,其他人就吃完了,然后李母给李颖喂奶,三婶在逗李超。

  “婶儿,弟弟快会走了吧?”

  “是呀,等到过完年天气一热脱了棉裤就会走了。”

  “婶儿,你和弟弟现在是那里的户口呀?”

  “燕京的呀,不是你说的给你弟弟办个燕京户口将来上学容易么?”

  “是呀,我这不是怕你和三叔忘了么,就问问。”

  “去病,你说将来你弟弟去哪里上学好呀?”

  “我怎么听那些来厂里谈合作的老板们说咱们华夏的教育很差,都是把孩子送出国呀?”

  关于教育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就很复杂了,李去病组织了一下语言后道:“要说教育的话,我觉得大学之前的教育还是华夏好,大学之后的教育还是国外比较厉害。”

  “为什么呀?我怎么听他们说咱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填鸭式教育,都很差呀!”

  “其实,华夏的教育模式真的很不错,一点也不比国外差,差距主要体现在老师的差距上。婶儿,你看咱们村小学的老师,总共12个老师,有3个民办老师都是初中毕业,9个公办老师3个是接的班其中一个是小学毕业,另外两个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剩下6个老师都是中师毕业,也就相当于高中毕业。由于咱们厂每年都给村小学出钱,咱们村的老师还是好的,别的村的老师更差。人家美国的小学老师,都是大学毕业。这就是差距。”

  李去病对村小学的情况很了解,而且举得例子很恰当,三婶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名师出高徒,师傅水平不咋地教出来的学生水平肯定也不怎么高,对吧。”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那你刚才怎么还说大学之前的教育还是咱们华夏好呀?”

  “因为大学之前的内容简单呀,并不太需要太高深的知识,就是找个教授来教一年级也只能教1+1=2,再加上咱们的教育模式比较好,所以大学之前咱们还是不错的。”

  三婶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你的意思是大学之后的知识高深了,老师的水平不够,所以教不出好的大学生。”

  “是这个理儿,人家的大学老师都是博士、博士后,咱们的大学老师呢?很多都是本科毕业留校教书,很多东西自己本科的时候都没怎么弄明白,教出来的学生能好么?”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去病感到很是羞愧,因为上辈子这个时候的自己还是一个标准的愤青,还是鄙视华夏教育的,觉得华夏填鸭式教育一无是处。而且,不止这个年纪,即使到了大学的时候,李去病依然觉得华夏教育是误人子弟,自己是一个被耽误的人才,如果自己是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话说不定已经很nb了。

  直到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一群考上大学的高三同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