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七四章 前途命运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再回头去想这些事情,才算是“想通了”这个问题。

  想通了之后,额璘臣的心里也就坦然了许多,一路上该吃吃,该睡睡,该赶路就赶路。

  一行人到了榆林城外,曹变蛟带着李邦华写给延绥参政陈奇瑜的书信,又从城中接上了顺义王卜失兔及其家人。

  再然后,原本安居河套的这些头头脑脑们,在曹变蛟的护送之下,往东经过偏关、大同、宣府,风尘仆仆地朝着大明京师赶去。

  顺义王卜失兔早在林丹汗入主漠南之后,就已经丢掉了自己磨难之主的权威,去了鄂尔多斯之后,更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鄂尔多斯诸部的事务,他一句话也插不上嘴。

  如果不是大明这边的守边文官武将拒绝接纳他,他早就入境大明了。

  之前,大明这边不接纳他,是因为崇祯皇帝及其身边的重臣们,希望与林丹汗保持一个相对的和平状态,而且还希望能与林丹汗联手共同对付黄台吉。

  现在既然林丹汗被黄台吉赶走了,而黄台吉又被大明军队赶走了,那么顺义王卜失兔就又成了一块可以拿出来利用的招牌了。

  而顺义王卜失兔也受够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对于一个丢掉了自己几乎全部领地、部众、牛羊和财产的土默特前首领来说,他的这个顺义王身份,只有在大明朝才算是有点价值。

  这个明朝册封给他的爵位,在蒙古各地早就不值钱了。

  因为不管是漠南、漠北还是漠西,又或者单单说在河套地区,奉行都是强者为尊的法则。

  你手里没有了足够的实力,你就是自封为天王老子,也没有人会把你当回事儿。

  所以当陈奇瑜带着曹变蛟来找卜失兔的时候,他很爽快甚至是很愉快地就接受了这个安排。

  前往京师朝见大明皇帝,可能会让他得到一笔丰厚的赏赐,而有了这笔赏赐,他和他的家人才能继续过上体面的生活。

  在前往京师的队伍中,卜失兔与额璘臣再次见了面,两人都有点尴尬。

  不过卜失兔的表现,却也帮助额璘臣更快地认清了现实。

  决定他额璘臣及其鄂尔多斯诸部命运的那个人,正是如今赢得了抗击建虏入侵获得胜利的崇祯皇帝。

  额璘臣的想法一点也没错,就在他决定投降并被带回东胜城的那一刻开始,河套之地的决定权就已经不在他手上了。

  而且就在他仍然怀揣着希望赶往大明京师的路上,鄂尔多斯部蒙古人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包括他这个鄂尔多斯部济农的命运,也已经被决定了。

  虽然都是策马而行,而且都是同一天出发,但是额璘臣所在的队伍里面毕竟还有女眷,往东行进的速度,要比一路上兴高采烈露布报捷的祖克勇慢了不少。

  且说祖克勇带着河套大捷的捷报以及李邦华写给皇帝的奏报快马进入京师之后,心情舒畅的崇祯皇帝在第二天,就召集了在京的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们议事。

  内阁大臣只有首辅李国镨和阁臣徐光启,而军机大臣也只有英国公张惟贤。

  而且,这个时候的英国公张惟贤病情一日重似一日,是强撑着身体参加了这次乾清宫内的御前会议。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上午辰时,三位在京的当朝重臣在御前侍从武官与乾清宫内侍太监的引领下,走过了乾清宫长长的汉白玉石板铺就的御道,来到了乾清宫中。

  三位重臣看见在御书房门口站着的崇祯皇帝,当即一起行礼,高呼吾皇万岁。

  内阁首辅李国镨说:“臣等恭贺陛下完成祖宗夙愿!河套之地既收复,国朝秦晋之地不难安!臣等为陛下贺!为秦晋之地百姓贺!”

  内阁首辅李国镨这番话说完,阁臣徐光启与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也跟着说道:“臣等为陛下贺!为秦晋之地百姓贺!”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也是高兴,连忙让三位老臣起身,并且亲自上前将说了几句话就捂着嘴一阵咳嗽的英国公张惟贤搀扶起来。

  已经瘦到皮包骨头快脱了相的张惟贤一边连连谢恩一边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三人跟着皇帝进了乾清宫东暖阁的御书房,按惯例两左一右,分别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王承恩亲自为皇帝和三位重臣端上参茶,慢慢退到门口。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