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零七章 调兵遣将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在锦州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郑之惠通过东厂渠道送到皇帝手中的一封密报。

  鹿善继在辽东督师府的公开奏报之中,进一步确认建虏大军的进兵方向,建虏果然不是北上,而是绕道铁岭、开原一带,汇合了驻防在铁岭一带的镶红旗旗主贝勒岳托,然后一路往西北进发,直奔科尔沁而去。

  如今广宁城在建虏昂阿拉的手,大凌河又在德格类的手中,辽东镇的夜不收们想要打探建虏的消息,比过去要困难许多倍了。

  但是建虏的行踪,却瞒不住如今在广宁西北、在铁岭以西放牧的库伦部的牧羊人们。

  黄台吉率领的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和镶红旗大军,旗丁战兵加上包衣仆从多达十万余人。

  这么大的行军规模,而且多是骑兵或者骑马步兵,无论如何也难以掩饰行踪。

  因此,黄台吉的大军过后,库伦部的那颜恩赫巴雅尔,很快就得到了线报,并且立刻就派人快马南下,将这个消息送到了义州城中。

  库伦部是个小部落,男女老少所有人口加在一起不过万余口而已,能够张弓骑马成为骑兵的青壮男子只有两千多人。

  像这样的小部落,面对气势汹汹、浩浩荡荡的建虏大军,搁在往日注定是望风请降立刻归附成为后金国附庸的命运,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这一次,库伦部的那颜,乌兰哈达都指挥使司旗下库伦卫的指挥使恩赫巴雅尔,经过了短暂的动摇和犹豫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站在大明朝的一边。

  敖汉部和奈曼部的下场让他由衷的恐惧,每当想起那一座座矗立在草原上的尸塔京观,恩赫巴雅尔都感到后怕,若不是当时临阵倒戈,弱小的库伦部也会是一样灭族的结局。

  当然,让恩赫巴雅尔下定决心站在大明朝这一边的,还有他对义州城的印象。

  对他来说,如今这座被称作八角城的义州城,完全是一座不可征服的坚城,比起东蒙古草原上传说最坚不可摧的格勒珠尔根山城,至少要坚固一百倍。

  义州城上的棱堡炮台调试试射红夷大炮的时候,辽东镇监军御史陈仁锡、辽镇左路统制官林茂春,特意将喀喇沁部、库伦部的首领们请过去观礼,恩赫巴雅尔就在其中。

  义州城头那些号称神威无敌大将军的巨型红衣大炮一门门试射的震撼场面,令他至今仍是记忆犹新。

  三四千斤的巨大体量,炸雷一般的巨大声响,还有一炮打出十多里外的巨大射程,都让恩赫巴雅尔目瞪口呆目眩神迷。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在义州城四门以及八座巨大棱堡之上,总数达到了六十门之多!

  除此之外,恩赫巴雅尔的弟弟胡和鲁,还曾深入过大明关内京畿之地,参加了崇祯二年的正旦大朝会。

  胡和鲁的这次行程,特别是一路上所见所闻,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