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零章 封侯之望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在他这个前工部尚书的眼中,若是说自己麾下的这个嫡系矿营装备第二,那么整个大明的军队之中没有那个营头敢说自己装备第一。

  即便是包括皇帝最为倚重的近卫军第一镇,也只有里边的纯火器营能够与他的矿营装备媲美了。

  李邦华在白冶城编练的矿营,是如今大明军中除了神机营之外,惟一的一支纯火器部队了。

  而且这个矿营装备的火器,全是白冶城生产的最新式火器,火枪是清一色的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火炮是清一色的崇祯一式后装子母炮。

  除了这种最新型号的火枪和火炮,这一次临出发前,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他还着人从通州郊外八里桥的枪炮厂里,小心翼翼地带上了一批新造的“孙氏手榴弹”和“孙氏燃烧弹”。

  对当今皇帝仿佛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一向自恃才华的李邦华也是暗自佩服。

  比如这个小小的“手榴弹”和“燃烧弹”一经定型制造,就被皇帝亲口命名为孙氏手榴弹、孙氏燃烧弹,而其中使用的新品黑火药,也被皇帝亲自命名为“迪亚士火药”。

  没有荫官、没有封赏,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命名,就让孙元化、孙和鼎以及孙和斗父子三人热泪盈眶,同时也让迪亚士这个葡萄牙老水手感动万分。

  这样的皇帝不像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倒像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官场老狐狸!

  李邦华受命入晋督师之后,先与接任工部尚书的毕懋康办理了相关的交接手续,然后在新任工部尚书毕懋康的陪同之下,去了白冶城,与毕懋康商议一番之后,安排宋应昇、宋应星兄弟,带着矿营的前营、后营将校邱钺、刘穆继续坐镇白冶城,留守遍布白冶城的各大工矿厂区,自己则带着最精锐的矿营左中右三个营头三千人出发前往顺德府而去。

  白冶城是李邦华作为工部尚书和军机大臣一年多来的全部心血所在,自然不容有失。

  这次前去山西督师剿贼,一方面固然要带上自己辛辛苦苦编练出来的矿营主力,另一方面也不能人走茶凉,使得白冶城出现什么乱子。

  继任的工部尚书毕懋康虽然也是自己信得过、很看重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如自己用惯了的人留下来放心。

  宋应昇、宋应星兄弟都是江西人,与李邦华这个江西老表是同乡,自从这两人高中进士之后,经过同乡推荐,很快就进入了李邦华的视野。

  宋应星是皇帝亲自选中的内阁中书舍人,李邦华自然没有办法纳入麾下,但是宋应星的哥哥沉稳内敛的宋应昇却是在中进士不久就被时任工部尚书的李邦华留在了工部,任了屯田清吏司的主事,然后带到了白冶城,在矿营之中做起了坐营的文官,与李邦华亲自选中的参将李卑,一起帮着编练起了矿营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