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八章 布置围剿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看,也都没有说话,这是军务,而两个人都不是军机大臣,也不曾有过治军带兵的经验,兼且此事事关重大,因此也都没法说话。

  看见场面冷了下来,李邦华再一次躬身说道:“陛下可是担心臣入晋督师之后,武备院以及白冶城军备生产受到影响?若是如此,陛下尽可不必担心!

  “如今武备院在毕懋康、孙元化两位总监看顾之下,一切已经步入正轨,兼且臣离任之后,自有一应规章制度在,只需萧规曹随即可,必不致生乱。”

  崇祯皇帝知道此事说多了,反而可能伤了在座其他几位重臣之心,见李邦华对此有所考虑,当即说道:“既然如此,朕准你出京督师。”

  说完这个,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李爱卿入晋督师期间,军机大臣之职仍需兼任,朝廷一应军工武备生产,暂由孙爱卿兼管。至于继任之工部尚书,李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见皇帝问起这个话题,李邦华当即说道:“若陛下暂时没有属意人选,那么臣提名兵部侍郎、武备院总监毕懋康接任工部尚书一职。”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觉得毕懋康算是个比较不错的接替人选。

  这时,李邦华接着说道:“毕懋康是专管军备的兵部侍郎,熟知朝廷武备生产事务,任职武备院总监以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奔波通州和白冶城之间,督理崇祯一式火枪生产,用力颇多。

  “兼且如今,工部上下皆以朝廷铁冶、军工为主业,毕懋康转任工部尚书,臣是完全能够放心的。”

  崇祯皇帝听完这话,看了看其他几位阁臣,说道:“李爱卿推荐毕懋康,朕以为可行。卿等对毕懋康接任工部尚书一职,可有什么异议?”

  李国鐠、孙承宗、徐光启听了这话,一起说道:“毕侍郎是合适人选,臣等并无异议。”

  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异议。

  再者说,毕懋康也的确是当今大明朝最懂新式军工武备的人选了,其新近编撰绘制的《军器图说》,早已分送给在座的几位阁臣审阅订正了。

  这一世,毕懋康撰成《军器图说》的这个事情,要比原本历史上早了七八年的时间。

  之所以会如此,当然与当今皇帝让他出任武备院总监一事有着莫大的关系。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毕懋康还在南京通政使的闲职上消磨时光,虽然已经开始了对燧发枪的研究,但还没有取得突破,而这一世壕镜澳葡人技师献给崇祯皇帝的燧发枪,却让他茅塞顿开。

  不光是明白了其中的原理,而且通过拆解仿造,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锻造工艺,虽然精良程度与壕镜澳购来的还有差距,但是单纯讲到燧发枪最核心的枪机构造,却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又由于出于保密的考虑,采取了详细分工的缘故,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