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_清穿之德妃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远些,别光盯着后宅这点事看。娶老婆生儿子是个男人都能做,可治国安邦,辅正乾坤,青史留名呢?你觉得你们爷更重哪个?男人的抱负,你若能跟上,就是琴瑟和鸣;你若固步自封,就只配相敬如宾。”

  她这话说得严厉,敏珠却不胜感激,跪下来结结实实行了个大礼:“谢额娘点拨。”她原是聪慧通透之人,只是内大臣之家的出身,从小长于皇权父权的威压之下,局限了她的思维方式罢了。

  绣瑜满意地点点头,扶了儿媳在身边传授相夫之道。

  时光如水般流逝,康熙三十五年上半年除了太子和大阿哥党的斗争愈发激烈之外并无甚大事可叙,倒是九月里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之事。

  辛巳日,京师地震。

  绣瑜原在乾清宫伴驾,康熙去了前殿会见大臣。她独坐在窗前摆弄棋子,忽觉一阵晕眩,桌面上茶盅滚落,棋盘上的棋子跳动不已。

  绣瑜当即起身:“是地龙翻身?愣着做什么,快去找皇上!”

  然而古人对这类自然现象的迷信深入骨髓,整个乾清宫的宫人聚在殿前五体投地而跪,瑟瑟发抖,连皇帝的安危都顾忌不得了。

  绣瑜无奈,扶着宫女的手往前殿方向去,在侧门处驻足眺望,却见那边烟尘滚滚,情形不妙。无可奈何之下,正要带人往里闯,正好撞见康熙的御驾从北面而来。

  不待见礼,绣瑜便被他扶起来,拉着手略做安抚。绣瑜眼尖地发现他右手手背上一块儿红痕,显然是烫伤。

  “恰好翻了个茶盅,张廷玉替朕挡了一下,只溅上一点儿罢了。”康熙语气急促,脸色犹为沉重。康熙十八年京师地震,正好是三藩战争期间,他可是下了罪己诏的。如今准噶尔残兵是剿是抚未定,上天降下大难,难道是谴责他连年用兵,不顾百姓生计?

  绣瑜担心的却是孩子们的安危。

  帝妃二人相对而立,忧愁不已之际,又发生了一次颇为强烈的余震。周围的建筑里不断响起重物倒地、器物破碎的声音,伴随着太监宫女拉尖了嗓子的哭号,恍如人间地狱。

  康熙的表情瞬间紧绷,两人的手由轻握变做十指交扣,绣瑜感觉他手掌上传来一股极大的力度,扣得她手背泛青。

  “慌什么?”康熙回头喝道,“立刻传裕亲王、简亲王并六部尚书进宫见朕。”说着拍拍绣瑜的手:“你去寿康宫侍奉皇太后,路上小心。”

  绣瑜忙道:“皇上保重,别忘了传太医来瞧瞧您手上的伤。”

  康熙点头,大步而去。

  寿康宫的情形更为不妙。一群人慌慌忙忙奔走呼号,见了她一窝蜂地围上来:“太后娘娘晕过去了,九格格伤着了头。”

  绣瑜心里一紧,带人直入殿门。却见正殿前的空地上围满了人,见了她忙让出条道来。

  太后穿着寝衣瘫坐在圈椅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