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4、第一百四十四章_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鱼林看得认真,等到捻得差不多了,赵平安把那棉线又递给他“你再试试”

  姜鱼林听话的接了,又在手里拉扯了一下试了试,惊讶的道“这个真能行。”

  赵平安昂着下巴,得意的道“那是自然”

  紧接着,他又跟姜鱼林说起了这棉花有多丰产,又有多柔软、暖和既能够做衣服,也能够做被褥。要知道,他们这里的被子和冬衣都是用丝絮来填充,若是这棉花长成,之后便能够做冬衣、做棉被。

  他说的娓娓道来,没看见姜鱼林脸上越发震惊的神色,甚至说到兴奋之处,赵平安还去了他姐的屋,把之前给他姐做的那个手捂子给他拿过来瞧了瞧。

  姜鱼林定了定心神,随即又说道“平安,若是真如你说的那样,你可知此举代表着什么”

  “知道”

  代表什么赵平安比谁都清楚,这棉花对土壤的适应度极强,又抗旱,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就是在一些相对炎热到营养物质有多的地区。像这样的地区,大都不大适合种粮食,但是种棉花是极合适的

  若是这棉花普及下去,不只是能够增加百姓们的劳动力,更是能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人活一世,最先要解决的不就是穿衣吃饭吗,如今两者都不曾解决,这就是个机会。

  他说的不夸张,举个例子,譬如说他们李家庄的人,起初赵平安第一次见他们时他们穿的是什么

  是长衫。

  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如此,连条正经的裤子都没有,有些连长衫都拿不出

  夏天都如此,更何况是冬季这种天气还穿这么少,总之年年都有被冻死的。

  他问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问赵平安明白,姜鱼林能想到的赵平安自然也能想到,之前制糖的事情还算是小事,都是小打小闹,但若是将这棉花拿出去那定会惹得一场大风波

  况且,以谁的名义去说也是个问题,总不能说是出自他这个十二岁的孩子之手吧

  太荒谬

  赵平安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更好写,他暴露的太多了,不能再捣鼓了,太渣眼。

  “鱼林哥,不如这功劳你认了吧正好你也要科考”他刚要接着去说,只见姜鱼林一瞪眼“胡闹,我就算是要科考,也用不着去占你的功劳。”

  只见他一脸为难“那要怎么跟家里说就说是我一个人搞出来的”

  姜鱼林看了看他,也有些无奈,会的东西太多,怎么圆谎倒成了个问题。

  试探地看了看他,赵平安提议道“不如这样吧就挂在咱俩的名下,不然我一个人实在是有些遭不住毕竟这白叠子也是我陪你一道儿去郡俊里带回来的,说成是咱俩合伙弄出来的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姜鱼林刚要拒绝就听他接着道“唉我是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鱼林哥,你就当是帮我一个忙。”

  想想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