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达成默契_大明皇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可待的事情。

  于是在一片虚与委蛇的氛围之中,朱高煦这一天过的很累,这不是他喜欢的日子,当然收获也是大大的,至少这两日在杭州府的物资补充,有人买单了,而且还是私人的。

  他们可不敢拿官府的钱财卖好与朱高煦,那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他的钱啊,这样做的话,那不是打脸嘛。不知道,杭州府的哪些商人,这几天估计会被请着去喝茶了。

  朱高煦忙完这些应酬,不由得想到:看来杨士奇还是要早点弄过来了。这些方面,朱高煦很清楚他可是非常擅长的,相信有了他的“加盟”,整个汉王府的组织架构就齐全了。

  只是前段时间,朱高煦沉浸于女儿的出生之喜中,竟然把这事给忘记了,实在是……

  虽然,朱高煦这一天是过的比较累,但是战士们却是舒服了。

  昨日,他们都是好好的休息了一番,这段时间表现好的,更是被允许今天可以外出游览一下美丽的杭州城。

  作为火器试验部队的一员,他们的待遇可是双倍于普通士兵的,最关键的是,朱高煦从不克扣他们的饷银,向来都是按时、足额发放的,所以他们手中的闲钱还是不少的。

  这一命令的传达,一下子刺激到了剩下的战士们,毕竟能够出去的只有每个连队的前十名,大部分人只能够在临时营地里面,老老实实的待着修整。

  各个连长可是说了,这种机会以后还有,只要你努力表现,不是没有机会落到你头上,这一下子,即使是在修整期间,也有人自发的出去锻炼,争取下次自己能够有此机会。

  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这几天的长途行军,并没有打垮他们,相反更是锻炼了他们的心智。

  一天多的修整,取得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整支队伍的精气神,再次恢复到了刚出发时的面貌,所有的物资补给,也在杭州府的全力动员下,迅速的补充完毕,数量远超他们的预期。

  对此,朱高煦得知之后,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他明白这是他们给自己的一个初步的交代。

  至于朱高煦最终会不会就此结束,就看接下来他们的配合表现了,毕竟接下来的主战场都是在浙江境内,有了当地军政官员的配合,绝对会顺利很多,这也是他们双方达成的默契。

  一切准备完毕之后,接下来,他们即将继续开赴战场。

  翌日,朱高煦在浙江、杭州府军政高官的欢送下,继续南下,迎接即将到来的捕倭之战。

  用了五天的时间,大军一路经绍兴府、余姚,最终抵达了宁波府。

  若不是中间下了一天的雨,导致行军的速度,降低了很多。

  两地之间,四百里的距离,士气旺盛的大军,绝对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宁波府,虽然历史悠久,夏代的时候被称作“鄞”(读作yin),唐时称明州。

  宁波这个名字,才被叫了二十来年,洪武十四年(公元131年)的时候,为避国号讳,朱高煦的爷爷朱元璋,采纳了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

  我们就是过眼云烟的烟云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