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976章 淡淡地欣赏汇丰不良贷款增加_重生资本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年收入不少于二百万港元,完全享受得起,于是在报道中充满了惊叹。

  还有好事的记者,拿“玉郎帝国”和挂牌上市多年的尚华文化公司的漫画业务部门作比较,以品评谁更成功,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毕竟,从招牌的角度去看,“玉郎帝国”有《龙虎门》等,尚华文化公司的漫画子公司有《李小龙》、《中华英雄》等,确实都极受香江市场的欢迎。

  于是乎,就以个人赚钱多少论英雄了,感觉黄玉郎的弟子们,应该最受厚待了。

  这就有点煽风点火、动摇军心挖墙脚、唯恐天下不乱的嫌疑了,尚华文化公司一边的上官小宝、上官小威、马荣成等人纷纷自发地以各种形式公开回应。

  还不到三十岁的马荣成表态最直接,做为《中华英雄》的主笔,自己的年收入一点也不比“玉郎帝国”的主笔少,包括黄玉郎的“御林军”三大弟子,他很满意,尤其家里人为目前这种工作状态自豪。

  老辣的上官小宝,则说得更加全面。他直言,香江漫画市场的竞争极其残酷,自己进入尚华文化之前就浮浮沉沉,另一方面,迫于市场导向的沉重压力,很多构思优秀的漫画作品,只登出一期便夭折了,最终导致香江漫画创作集中于武侠等少数狭窄题材,显然不利于香江漫画行业的长远发展。

  而在尚华文化的漫画子公司,虽然漫画创作内容有一些包括暴力在内的明确自律限制,但创作氛围还是足够自由的,比如推出了以中药知识为故事主轴的警探故事《湿热神探》,相当新颖有趣。

  归根结底,尚华文化公司树大好乘凉,而且它的企业文化特色,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完全体会,比如除了保证画师们生活足够稳定,还给与较高的社会地位,这股凝聚力无可取代,像自幼丧父、小时候与母亲、姐姐、妹妹辛苦度日的马荣成,便很在乎这种归属感。

  所以呢,那些想挖墙角的心思,就省了吧。

  黄玉郎确实动了趁势挖墙角的心思,但也不强求,毕竟“平分秋色”这种市场格局已经持续多年了,他现在的心思,都集中在向报业领域扩张和资本运作、金融游戏的甜头上。

  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仙手上买下英皇道新闻大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黄玉郎想要跻身于香江报业、积累香江报业圈子人脉的急迫心思,让“玉郎帝国”成为星岛报业集团那样的报业王国,便是他当前的目标。

  说白了,报业大亨才有真正匹配个人财富的社会地位,像金大侠,从武侠小说作者到报业大亨,目前还涉足政界,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为此,黄玉郎委托梁博涛帮助自己物色可供收购的目标,他以前趁着有积蓄的时候办过报纸,都以失败而告终,从零做起,实在太辛苦了,现在有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