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预见能力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抢权。

  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老朱虽然老了,可照样提的动刀。

  主持科举的官吏全部处死,涉案人员皆受严惩,复审官员更是被凌迟处死。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在之后的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的录取比例基本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杨士奇提出南北榜制度,再加上京都转移到顺天府(北平)。

  政治中心也随之北异,这种南北差异才得到缓解。

  到了清康熙年间,废除南北榜施行按省分配名额制度,才算解决了地域差异问题。

  这项制度被执行了数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纪的高考,都还在使用。

  前世很多人喷名额分配制度,他们不知道的是,真取消了分配名额,偏远地区的人更没机会读重点大学。

  可以说,名额分配是用来保护偏远地区学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除非有一天人类能做到消除贫困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平均。

  否则分配名额就无法取消,也不能取消。

  当朱元璋提出要重启科举,陈景恪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件事情。

  朱元璋确实被震惊到了,内阁制他只是觉得陈景恪有才能,但也仅此而已。

  灵光一现的时候谁都有,且内阁制怎么看都像是在四辅官制度上完善得来。

  科举制不一样。

  陈景恪先将古今选官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剖析,这说明他懂史,还是非常懂的那种。

  然后根据已有的制度,预见到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从历史上总结经验教训谁都会,可举一反三预见问题,就是很罕见的能力了。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核心。

  陈景恪能不能有大成就还不好说,但至少他有这方面的潜力。

  这样的人才竟然出现在自己身边,还是太孙的伴读,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他并未忘记正事,又问道:“你说科举会造成一个恶果,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说,方才他还觉得陈景恪太过夸张,现在则只有重视。

  陈景恪并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问道:“陛下,若您是读书人,考中进士做了官,会如何对待家中亲人?”

  朱元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自然是帮他们购置土地田产,让他们安居乐业。”

  陈景恪继续问道:“天下的土地是有数的,尤其是良田更少,谁肯卖?”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回道:“总会有遇到困难活不下去的人卖……”

  越说他的声音就越小,到最后更是闭口不言,脸色却变得阴沉起来。

  他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巧取豪夺。

  陈景恪也不再拐弯抹角,直言道:“讲究一点的,问活不下去的人买。可反过来说,为何会有人活不下去?”

  “不讲究的,直接巧取豪夺,受害者更多。”

  朱元璋寒声道:“那就杀,咱组建锦衣卫就是为了对付他们,发现一个咱就杀一个。”

  “咱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咱的刀利。”

  陈景恪摇摇头,叹道:“最可怕的不是他们贪腐,而是会形成一个笼罩全国的士绅集团啊。”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