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47章皇权下乡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问题是皇权不下乡。

  朝廷对县以下的行政区域控制非常薄弱,虽然设置了镇监,但基本无用。

  不然前年河东地区也不会出现乡绅肆无忌惮、图谋造反一事了。

  这几年,赵桓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对地方官员的撤换,大宋太大了,古代的交通不方面,信息传递也不方便。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当新官上任的时候,下面的县官极其镇监,甚至村正都是要换的。

  但正是因为底盘太多,这是中间不知有出了多少水分。

  赵桓这两年又是忙着西北动乱,又是忙着伐夏。

  京东路的洪灾也彻底暴露出,新政之下的官员,依然缺乏肃正的问题。

  江陵府的事件,也暴露出,基层权力的薄弱和缺失。

  石洵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因为他在执行大宋邸报下乡的时候,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这股阻力不是来自百姓,而是来自当地的官员。

  大宋邸报就像一双眼睛,安插在了乡镇上。

  朝廷的愿景是好的,邸报进入村里,让每一个百姓都能知道朝廷最近利民之策。

  但却让当地的官员如坐针毡。

  要么与官员同流合污,要么就揭发罪行。

  大宋邸报现在在地方上,俨然是最不受官员们欢迎的。

  甚至石洵怀疑,这一次江陵府事件,背后也折射出这一层原因。

  石洵离开后,赵桓想了很久。

  只靠朝廷内部的自我革新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朝廷要打破根植在地方上几千年的顽固势力,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需要花的时间太长,而且中间的风险程度太大。

  还是要借助百姓们的力量啊!

  但是,大宋的百姓的自主权意识并未觉醒,很容易造成民间动荡,被有心之人利用,局面崩溃到朝廷无法控制的地步。

  思来想去,赵桓还是觉得不可操之过急。

  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慢慢调理。

  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要解决的问题,方式也不尽相同。

  贪官和恶霸无法是仗着古代交通和信息落后,等交通网络覆盖起来,中央的组织健全,这些事都会迎刃而解。

  眼下最重要的是,将江陵府的地方势力先踩碎,也算是杀鸡儆猴。

  至于大局上,先保证税收和百姓的收入这两大块。

  唉……

  赵桓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来大宋已经五年了。

  现在的心情,与刚来的时候,肯定是完全不一样了。

  人在这五年的时间,经历了那么多事,急躁的性格也慢慢被磨了一些,身上也有稳沉和平静的一面了。

  皇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好当,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皇帝都是短命鬼。

  不过,赵桓的天性是改不了的。

  冒险!急躁!

  几天后,翰林学士石洵和大理寺就江陵府案,向朝廷提交了审查结果。

  这个结果是,始作俑者为江陵府漕帮!

  这个结果在之后的半个月,都抢占在大宋邸报的头条。

  关于漕帮的前世今生,都被那些笔杆子吃饭的人给挖出来了。

  漕邦帮是借着朝廷的漕运壮大起来的,在漕运发达的地方都有,不过是各自为政而已。

  朝廷公布的结果是,灭门惨案就是漕帮直接指使的。

  大宋邸报的人发现了背后的主使者,所以被杀人灭口,嫁祸给知府。

  这立刻在大宋引起了轰动。

  随后,朝廷以雷霆手段处置了江陵府的漕帮,漕帮几乎所有的大佬全部被斩立决,家人被发配边疆。

  凡是与漕帮有牵连的人,一律问罪,并且以后不允许再有漕帮存在。

  此后的漕运,皆又正规商社承包。

  据说,江陵府的漕帮事件,死了一千多人!

  整个荆湖路的漕帮都被连根拔起了。

  随后,大宋邸报接到一个政治任务,连续三个月将惩治贪官,打倒地方恶霸刊登到邸报的头条。

  并且监察院下面的政宣司也接到了政治任务,每一个村里的墙面上都必须写上惩治贪官,打倒地方恶霸的字。

  政宣司必须在每一个村有一块办公的地方!

  每天必须在村里宣传朝廷的核心思想。

  就在靖康五年的九月,麦子成熟的季节,大宋朝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皇权下乡行动。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