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大夏国农垦集团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死罪,而且铁券的免死次数用光,那我也就只能杀他们,不然这天下百姓怎么服?

  可像戚家这种不犯罪的,不但就不会被杀,而且就算到了三百年后子孙依然显赫,这就足以证明我对功臣是有情有义的。

  总之他就是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戚斌,一下子成了军中新秀。

  现在杨丰找戚斌帮个忙,还有都督佥事杨文的面子,那对戚斌来说当然小事一件。

  就这样杨丰的招工正式展开。

  剩下还有耕牛,农具,种子等等都等开春再说。

  前者很好解决。

  带着人去草原上抢一波就行。

  蒙古牛虽然不是耕牛,但也可以用于耕田。

  而且第一年不指望种田。

  就是去先建立商屯,选好合适的开荒农场……

  就是农场。

  像松花江流域要想建立稳定的农业只能广种薄收,或者说走机械化农场的路线,虽然这个时代无法搞现代农业机械,但一样有畜力农业机械可以使用。

  畜力一样可以机械化。

  马拉收割机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诞生了。

  虽然只是收割而已。

  但也比单纯的人力提高几倍效率。

  从中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等全套的畜力农业机械,在十八到十九世纪间,全都已经在美国得到了广泛使用,虽然和现代大型农业机械的确没法比,但也远超过纯粹人工。最多只是增加饲养牲畜的成本,但在这个时代的东北,遍地都是可以放牧的草场,饲养成本可以很低。

  另外还可以出去抢。

  而且可以搞农牧复合体,在开荒种田同时搞畜牧加工,比如说各种乳制品和肉罐头。

  农牧业跨国公司。

  的确就是跨国。

  他在朱元璋那里获得圣旨批准的就是大夏国农垦集团。

  属于大明的外资引进项目。

  这个还很对朱元璋胃口,在他看来外资引进就是给他送钱,毕竟地是他的,人也是他的,打了粮食还是他的,杨丰能得到什么?而且杨丰无论得到了什么,都是要在大明消费,他制造的各种新式农具,各种新的农业技术,一样会在大明得到推广,可以说带动了整个大明的产业升级。

  大明又没专利一说。

  杨丰只要造出这些机械,并且经过实践的确有用,那朱元璋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推广。

  他对种田有种痴迷。

  他可以对别的不关心,哪怕货币制度,对外开拓,这些在种田面前都属于次要的,作为一个封建君主他很会抓重点,他知道吃饱饭的人是不会造反的。

  所以他才对杨丰提出的这个农垦集团爽快答应,就是因为他思考一圈发现自己全是好处,然而他却忘了一点,民智在这个过程中打开了。

  先进的生产关系建立了。

  进步的思想传播了。

  刁民们诞生了。

  君君臣臣的封建制度被不断侵蚀直到垮塌。

  所以接下来杨丰需要

  请收藏:https://m.wudu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